× 回首頁 異言堂 輕鬆閱讀 關於我們

五月刊

十二夜又七年過後,浪浪是否找到歸宿?

攝影師:林子瑜

BY 李尚衡 / Boss 編

前言

七年前,紀錄片導演Raye,將流浪動物於收容所的十二天倒數故事,呈現給台灣社會。首次喚醒了大眾對流浪動物生命議題的討論及重視。

五年前,政府修訂《動物保護法》,目標打造動物零安樂死的國家。

然而,不周全的配套措施、沒有落實飼主源頭管理,引發更棘手的問題。公立收容所空間不足、資金人手都不足的情況下,導致犬隻生活品質降低。全面收容勢必無法解決現狀。

在社會普遍無法接受全面收容或全面安樂情況下,推動tnvr看似是唯一且最好的方案......

但是,真的有辦法解決嗎?

流浪動物議題往往牽涉各種面向,為避免混淆主旨,本文探討的議題為“持續推動TNvR,能否解決台灣流浪動物問題?”,將針對台灣現有法條、現況、隱憂做討論。

在此之前的心態調整

說到流浪狗問題時,我們常常會將人類感情投放在動物身上。但你有想過狗怎麼想嗎?

狗的天性可以簡單分為:占地盤、繁衍後代、迴避危險、狩獵四個本能

我們常可以看到郊區的流浪犬隻成群行動,這是由於犬類本身就是群體的社交動物,具有成群性以及領地性。當一地出現外來犬,勢必也會引來犬隻各方勢力的衝突。

當繁殖季節出現,發情與費洛蒙德催化下。犬隻會對外界刺激更具有防備心,換句話說這個時期更加危險

危險迴避則是指動物會害怕他人跟牠搶資源。常見的吠叫、威嚇、追車、咬人等行為正是為了保護自己。而每隻個體的表現也不盡相同。

而狩獵則是動物與生俱來的能力。動物會透過嗅覺、聽覺等感官追逐任何在移動的物體。這些獵捕行為不限於飽腹,也含括狩獵的練習或玩心。

綜上所述,不難看出大多流浪狗相關的社會問題(攻擊性、衛生等等),都是出自於犬類的本性。所以說,沒有所謂的好狗狗或壞狗狗。動物們僅僅是依照各自的本能行動而已。我們要試著拋開感性層面去對待這個議題,才能更全面的找出問題所在,也真正幫到他們。

【TNvR是什麼?】

誘捕(Trap)、絕育(Neuter)、注射疫苗(Vaccinate)與回地放置(Return)。是美國1990年代後,對NVR的改善措施。在台灣,是除了領養、收容之外常見的流浪動物處理方式。

小黑狗

攝影師:林子瑜

#應持續推廣TNvR,循序漸進

舒緩收容所爆滿、擁擠的狀況

農委會每個月都會統計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收容處理情形,資料內容包含入所數、出所數等資訊。自106年二月份起,新增”在所率”一欄。所謂在所率意指該月收容量佔最大可收容量多少。

106年初與年底在所率為86.98%與79.9%。隔年107年初年底為86.82%與95%。108年初年底則是94%與112%。即便每個月漲幅不定,全國平均數據皆有成長的趨勢。若將縣市拆開來看,台北、台南、南投、澎湖等地則時常在所率爆滿。可見收容所無論在人力或是空間上都有些難以應對

TNvR的推行,一方面藉由疫苗降低狂犬病傳染的風險,另一方面結紮使犬隻攻擊性相對降低。當浪浪遊蕩在外的危險性減少,也能使民眾通報率降低,使公立收容所收容壓力趨緩。

持續推動,凝聚力量

確實現階段的TNvR並沒有一次到位。但並不代表現在推廣TNvR就是徒勞!正確的TNvR需要的是在一定時間內高密度且大範圍的結紮,才能達到成效。而台灣的現況,是各縣市政府獨立實施各自的規範。然而每個縣市所編列的資金都不盡相同。因此,擁有的資源也不同。

應地制宜也是常被提出的改變方針,在農委會105年度「宜蘭及台南地區實施TNvR政策之試點整體評估」報告書中就有指出:各試點地區下降比例都不相同,建議TNvR在鄉村型聚落與都市型區域有不同的作為。

正因缺乏全面性的政策規畫,我們更該持續推動TNvR。沒有聲量的議題,不會有人注意,更不用提到更多資金。持續推動,不但是為了蒐集更多資料找出更有幫助的方案,也是為了能匯聚到更多的民意,促使政府修正政策,進一步的達到應有的成效

小白狗

攝影師:林子瑜

#將資源投資在更適合的點上

人身安全與環境威脅仍存在

TNvR不是仙丹,不是處理後就能解決問題。我們沒辦法確保結紮後的動物會不會無故攻擊。正如最開頭所提到的,動物攻擊可能不只是當生命受到威脅,很有可能只是純粹的玩心。我們都會擔心流浪狗攻擊家畜、寵物甚至是自己或孩童,而這點是TNvR後也無從解決的。

這樣的威脅,對原生野生動物也是如此。郊區流浪狗大多在淺山區域活動,常有攻擊山羌或獼猴等動物的事件發生。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統計,108年度救傷穿山甲共56隻,診斷疑為犬隻攻擊的有31隻。占比55%,是10年來最高。浪浪從來沒有做錯什麼,但流浪狗的侵入,就會造成原有生態系的過快衝擊。

不負責任的餵養行為

實施TNvR在短期內會使市區遊蕩動物增多。那他們的食物該怎麼取得呢?對於生活在市區的遊蕩動物,因為根本沒有獵捕的可能,絕大部分是來自人類的餵食。餵養行為主要為了三件事,讓市區浪浪得以溫飽、讓犬隻親近餵養人好實施結育、餵養人可追蹤流浪狗族群組成。發現了嗎?除了第一點,後兩點都屬於餵養人的責任。

流浪動物的餵養需要考量到各種面向,也必須承擔責任。在沒有相關配置的情況下持續推廣TNvR,會間接衍生許多錯誤的餵養行為出現,導致流浪狗流向更難掌控。有時候,我們所認為的愛心,反而會衍生出更大層面的問題。

資源有限,推廣的重點應該在源頭管理上

那現在有甚麼方案能夠替代TNvR嗎?說實在,並沒有。但流浪狗議題是一連串事件的結合,我們可以試著將資源與精力多放在源頭上。

在農委會公告的動物福利白皮書中,現在流浪動物所面臨的問題可歸類下列四種,一、生命教育尚未普及;二、寵物登記率過低;三、收容所已達臨界值;四、偏鄉絕育率有待加強。資源總是有限的。我們沒辦法同時將每一項做到最好。因此重點應集中於前兩項問題。

舉例而言,提高寵物登記率,就是等同於對每隻寵物寄送身分證。以系統追蹤每位飼主,進而遏止棄養行為或是針對鮮少給寵物打疫苗的飼主做警告。一旦根本的棄養行為減少後,再將心力資金投資在正確的TNvR,才有辦法穩定流浪動物數量,進而減少,最後達到沒有流浪動物問題的夢想。

點我填寫回饋表單

李尚衡 / Boss編

就讀中山大學企管系三年級。中山大報社主編之一,主要負責圖文設計、實體報紙美術以及撰寫文章等。「世界上只有兩種人,貓奴跟還沒被貓療癒過的人。」喜歡電影、畫展、煮菜、散步、吸貓、耍白目跟迷因。

【若內容有侵害您的相關權益,請私訊粉專,我們將儘速移除相關內容】

中山大報社 all right deserve